小弟在今年七月接下了宜蘭地區一家在地手機行-「手機生活館」的一份工作,職稱是行銷企劃人員,該公司目前受到(1)整體大環境經濟不景氣以及(2)市場進入成熟期兩大困境的影響,現正進入戰國時期,而本部落格就是希望以本公司為例,來探討在地零售商成熟期之生存之道。
「手機生活館」成立於2006年,至今已有羅東中山店、羅東公正店以及宜蘭文化店三家分店,員工約10人,公司大小事務由老闆游靜雪小姐全權管理,此也為在地通訊行的通則,也就是規模小且尚未制度化的「老闆獨撐系統」。
老闆對於全虹、震旦、聯強等連鎖手機行的標準化服務態度有所不悅,因此希望提供給顧客「客製化」的服務,並將羅東中山店及宜蘭文化店開設於宜蘭連鎖賣場「喜互惠」的出入口,希望使用賣場式與顧客「博感情」的方式銷售。
老闆客製化的要求,常使員工難在老闆及顧客的要求間求取平衡,除了文化店店長簡大哥本身是一名手機玩家之外,其他人要做到客製化非常困難,因此目前該公司並不推展通路,先強調服務人員品質的提升。
宜蘭地區的經營模式與都會區有所不同,其所要求的為雇主、員工與客人間向朋友般的互動,並且能夠幫顧客解決問題,手機走平價風但也需要加上流行口味,因為「手機生活館」並無與電信業者整併,因此為「中立平台」,任何品牌手機皆有販售,能夠提供比較多的選擇。主要客潮為寒暑假時,父母帶子女還選購手機。
「手機生活館」希望透過訓練優秀的員工,再進行內部創業,並與宜蘭地區最大量販店喜互惠合作,將店面開設在喜互惠店門口或是店內,增加知名度及來客人潮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